气温一升,有多少人的皮肤上总是一圈圈脱皮,尤其是天热出汗时又红又痒,难受得不得了。难道是温度作的妖?其实真正搞事的还是各种真菌,它们在皮肤上开party,才导致了体癣出来兴风作浪!
体癣是由于皮肤表面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,一般以小孢子菌、毛癣菌为主,也有部分是表皮癣菌。体癣一般是从手足癣或灰指甲,也就是甲癣那里蔓延传播而来,属于自身接种。也有的人染上,是因为接触了患者的衣物或洗护用具。
这毛病虽然挑季节,但可不挑人,如果你本身免疫力比较低,或者体重较重,又容易出汗,那就得小心了,体癣找上你的几率直线上升。
一旦患了体癣,你的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红斑,一般是外围症状重,中间症状轻,这主要是真菌向外啃食皮肤角质所造成的。
有些还会出现脱屑,伴随瘙痒感,让你忍不住挠它,一挠可就容易出大事了,毕竟很多人挠完也不是立刻洗手的,很可能不经意间再搔抓一下别的地方,就会变成刚才说到的自身接种。
体癣不会自愈,因为它是一种传染病,病原菌是真菌,是一种表皮癣菌。如果不治疗,皮疹会往外扩大,由一小片到一大片,由一片到好多片,一般不会自愈。
体癣不及时治疗,还有哪些危害?
1、传染他人
体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,如果家人或朋友在通过接触或和患者共用物品时,就会导致病毒的传染,给他人带来健康隐患。
2、受损严重
潮湿、摩擦、肥胖、糖尿病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体癣。患处会出现小丘疹,并会出现瘙痒和银屑等,继而出现皮肤的溃烂损害。若治疗不及时,还可能扩大患处。
3、影响正常生活
由于体癣影响到患者的容貌,并由于瘙痒,会让患者坐立不安,加上此病的传染性,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,还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。
4、导致其他皮肤病形成
体癣会自身传染,比如患者对患处进行搔抓,然后又抓其他部位,其他部位因搔抓使皮肤黏膜破损,病毒进入,进而导致其他癣类的形成。
一般来说,确认是体癣之后,治疗原则应以外用药物为主,尤其是轻度的体癣人群,建议使用外用乳膏、搽剂、喷雾,杀菌治疗。
市面上常见的药物成分主要有“复方制药”、“唑类”、“丙烯胺类”这三类。但是在选择药物时,一定要看清说明书,辨清成分才能“用对药”。
如果是复方制剂药物,名称中会带有“复方”二字,一般含有抗真菌成分和激素。使用下来,很多患者都觉得这类药膏“起效快”,但它固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,使用后症状也能得到一时缓解,但滥用激素后的免疫抑制作用,反而会促进真菌繁殖。简单来说,就是很可能陷入“一搽就好,一停就犯”的怪圈。
而唑类药物种类繁多,也属于抗真菌药物,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真菌生长,一般不能杀灭真菌,但能减轻相关症状,但疗程至少要 4 周,所以得有些耐心。
相较以上两种药物,丙烯胺类药物主要有“特比萘芬”和“布替萘芬”,其中以“布替萘芬”成分为代表,比如洁宁-盐酸布替萘芬乳膏。
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,干扰真菌细胞壁的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,影响真菌的脂质代谢,使真菌细胞损伤或死亡,而发挥杀菌、抑菌的双重作用,也减低复发的风险。
除了刚才说到的三类药物外,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比较严重、病程长且顽固,以及合并了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,可能需要同时口服抗真菌药物、物理治疗来配合治疗。
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照射、激光治疗等,紫外线照射可以破坏癣菌的细胞结构,从而达到杀灭癣菌的目的。
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感染?
1、注意卫生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每日清洗身体,保持局部清洁干爽;勤换内衣鞋袜,并经常清洗晾晒衣服被子。
2、避免传染
不使用他人内衣、鞋袜、毛巾等贴身物品,不要在泳池、浴室、健身房等地方光脚,避免与患有皮癣的人和动物直接接触。
3、避免刺激
不要用过热的水进行清洁,清洗身体时不要使用碱性洗涤用品,可用弱酸性的温和洗浴产品。
4、不要抓挠
患有手足癣、甲癣等问题,不要抓挠身体其他部位,否则很容易发展成体癣。